• 跳到主導航
  • 跳到內容
  • 跳到主要側邊欄

輕鬆學佛法

在生活中修行

淨空法師
  • 佛法入門
    • 淨土法門
    • 佛教知識
    • 道場訊息
  • 佛陀教育
    • 佛法修行
    • 佛典故事
    • 學佛答問
  • 吃素護生
    • 吃素是福
    • 護生教育
    • 素食主義
  • 網路弘法
    • 淨空法師
    • 法師開示
  • 臨終關懷
    • 臨終照護
    • 臨終助念
    • 助念問答
  • 小編簡介

印光大師:戒殺護生吃素念佛

2019-02-01整理 陳建嘉

印光大師
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,一生弘揚淨土,普利群機。從《印光法師文鈔》中,我們看到,大師一生極力提倡戒殺護生、吃素念佛。

大師在《文鈔》中,從各個角度闡述戒殺護生的重要性,既闡發了儒教忠恕為懷、民胞物與、仁民愛物的精神,又闡述了佛教三世因果、六道輪迴的真相。

大師指出,放生的意義在於提倡愛生護生的精神,吃素才是根本。如果普勸大眾吃素,則成為一種普遍的大放生。

放生一事,以提倡戒殺護生為本。凡入會者,俱宜吃素,方可以吃素之利益,與一切人說。縱不能人各依從,而人以貴會諸公,皆盛德君子,實行吃素,自然潛移密化,悉皆不殺生,不食肉矣。

若仍舊食肉,放生之功德,亦不可思議,但自己所行,尚自矛盾,尚不能依慈悲忠恕之道而實行,況欲令見聞者潛移密化乎。

(《增廣印光法師文鈔》卷二《與泉州大同放生會書》)

須知放生一事,實為發起同人,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。企其體貼放之之意,中心惻然,不忍食啖。既不食啖,則捕者便息。

庶水陸空行一切物類,自在飛走游泳於自所行境,則成不放之普放。非所謂以天下而為池乎。縱不能人各如是,而一人不忍食肉,則無量水陸生命,得免殺戮,況不止一人乎。

(《增廣印光法師文鈔》卷二《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》)

放生一事,原為感發同人戒殺護生之心,實行自己惻隱不忍之念而已。世人多矣,心行各異,縱不能全皆感動,即感動一人,彼一人一生,即少殺若干生命,況不止一人乎。

(《印光法師文鈔續編》卷一《復愚僧居士書》)

買物放生,與布施同。但當以勸人戒殺吃素,護惜物命為事,則不費錢財,不招多捕,其功德甚大。

(《印光法師文鈔續編》卷一《復念佛居士書》)

凡夫有福,必造殺業,既造殺業,難逃殺報。況有福之人,不止造一殺業。然則求福之人,乃為自他求禍也。學佛之人,不可不知此義。

德明,邀大家念觀音,人各十萬,放生一百萬,以祈消滅殺劫,此亦莫大之功德也。然觀音當終身常念,凡入會者,各各戒殺吃素,方是徹底辦法。

否則,今日出錢買些生放,日日買生自殺,或買於殺而賣者之家,仍是一暴百寒,何能消自他之宿現殺業乎。放生,乃提倡戒殺吃素之法耳。

若不注重於戒殺吃素,則所放者有限,所殺者無窮矣。

(《印光法師文鈔續編》卷一《復戰德克居士書二》)

這些文章你或許有興趣:

  • 蓮池大師戒殺文蓮池大師戒殺文
  • 戒殺是息刀兵之本戒殺是息刀兵之本
  • 印光法師:諸惡業中,唯殺最重印光法師:諸惡業中,唯殺最重
  • 印光大師:放生十大功德印光大師:放生十大功德
  • 淨空法師:自己放生如何做才如法?淨空法師:自己放生如何做才如法?
  • 學佛修行十大要點學佛修行十大要點

文章分類: 吃素護生, 護生教育

主邊欄

念佛共修

懺悔業障

念什麼咒懺悔業障快?

問:要懺悔業障的話,不知是持咒快?滅定業真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念什麼咒懺悔業障快?

說人喜瞋喻

佛典故事:說人喜瞋喻

過去在農忙之餘,村子裡的人經常聚在一起喝茶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佛典故事:說人喜瞋喻

念佛

不吃藥光念佛,病能好嗎?

時不時聽病友說:「醫生,我這個病就是靠念經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不吃藥光念佛,病能好嗎?

修行中懈怠

如何對治修行中懈怠?

對治懈怠很簡單:第一,每天你要定功課。第二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如何對治修行中懈怠?

修行忍辱

修「忍辱」的六個層次

佛說修行忍辱有六個層次,包括力忍、忘忍、反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修「忍辱」的六個層次

佛教愛情觀

佛也有「愛」:佛教的愛情觀

有些人不懂佛法,一聽說佛法要斷絕情愛,於是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佛也有「愛」:佛教的愛情觀

佛典故事

佛典故事:掃除塵垢得解脫

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,槃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佛典故事:掃除塵垢得解脫

精進破懈怠

保持精進能生無量善法

當我們能夠修忍辱,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後,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保持精進能生無量善法

佛說業報差別經

十種善因讓你容貌端莊

復有十業。能令眾生得端正報。一者不嗔。二者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十種善因讓你容貌端莊

友站連結

© 2019 輕鬆學佛法 。 陳建嘉。護持維護

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?」

本站希望透過各種文宣和通路,將佛法傳播得更廣

希望人人因佛法而受益,大家一起來學佛

各地正法共修道場法務佈達,本站義務幫忙宣導

連繫信箱he78428@yahoo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