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跳到主導航
  • 跳到內容
  • 跳到主要側邊欄

輕鬆學佛法

在生活中修行

淨空法師
  • 佛法入門
    • 淨土法門
    • 佛教知識
    • 道場訊息
  • 佛陀教育
    • 佛法修行
    • 佛典故事
    • 學佛答問
  • 吃素護生
    • 吃素是福
    • 護生教育
    • 素食主義
  • 網路弘法
    • 淨空法師
    • 法師開示
  • 臨終關懷
    • 臨終照護
    • 臨終助念
    • 助念問答
  • 小編簡介

誦經念佛注意五個原則

2019-02-17整理 陳建嘉

誦經念佛
所謂佛法,並不離世間法,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。人之根性不同,故法亦有異。皆由淺而深,取其最易者,莫若誦經念佛。念至功夫純熟,心中自然清淨。平日應注意者:

(1)即佛之戒律須守,對外面環境之奢侈繁華,須看得破,一切惡習,絲毫莫沾。每天應有定課,按照去作,念佛念經,皆不必分別。

只要誠心,天長日久,自然心淨,人心之被熏染,輕重不同,故欲心淨,所需時間,亦不相同。念至心淨時,其境界,非言語文字所能形容。總之,大家應以死心念佛拜佛為唯一法。

(2)一切外緣,得減少即減少,一切眷屬,得遠離即遠離,對諸事諸情,不愛不憎,不取不捨,當知世間所有富貴功名等等,皆如夢如幻,轉瞬成空,不足留戀,而所有眷屬財產,等等,亦終必消散,絲毫靠不住,所靠得住者,唯有佛菩薩。

此乃未得道時,所必須依靠的,又欲看淡世情,須深信因果。知人生遭遇,窮通貴賤皆有定數。任運而行,隨緣度日,任何事皆不擾我心,所有衣食住行是非榮辱,都冷冰冰放下。如此,外緣清淨,心中智慧自開。

(3)暇時靜坐,可觀想,觀佛像,菩薩像,極樂世界像,使心專一。每日早起,心中明白,宜於念佛。晚上,可於佛前,自己默想:’今天起煩惱否’、’生惡念否?’有則改過,無則加勉。此是入極樂世界之正道。

(4)念佛用功,不可好奇,不要求佛放光,求菩薩賜夢,及各種貪圖玄想,否則容易起魔。當知境像是環境。若能心不隨境轉。自得清淨。

(5)一切嗜好貪愛,皆應戒絕,否則根本就談不到修行,我現在也不必多說,總全仗諸位自己努力。

語雲: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。今俱得,其福大矣。各人應自尊重,不可自暴自棄,須生歡喜心,精進心,莫生懈怠心,放逸心,人生幾十年,轉眼即過去,千萬及早努力,若將今生耽誤,則一口氣絕,又投胞胎,尚不知流至何趣,彼時痛苦纏繞,求出無期,則悔之晚矣。不再多言。

這些文章你或許有興趣:

  • 誦經時為何要敲木魚?誦經時為何要敲木魚?
  • 「法會」的原意究竟是什麼「法會」的原意究竟是什麼
  • 法會恭敬經本讀誦佛經須知法會恭敬經本讀誦佛經須知
  • 佛門進入殿堂應有的禮儀佛門進入殿堂應有的禮儀
  • 念佛功夫不得力?有四原因念佛功夫不得力?有四原因
  • 念佛不改心,等於說空話念佛不改心,等於說空話

文章分類: 佛法修行

主邊欄

念佛共修

懺悔業障

念什麼咒懺悔業障快?

問:要懺悔業障的話,不知是持咒快?滅定業真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念什麼咒懺悔業障快?

說人喜瞋喻

佛典故事:說人喜瞋喻

過去在農忙之餘,村子裡的人經常聚在一起喝茶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佛典故事:說人喜瞋喻

念佛

不吃藥光念佛,病能好嗎?

時不時聽病友說:「醫生,我這個病就是靠念經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不吃藥光念佛,病能好嗎?

修行中懈怠

如何對治修行中懈怠?

對治懈怠很簡單:第一,每天你要定功課。第二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如何對治修行中懈怠?

修行忍辱

修「忍辱」的六個層次

佛說修行忍辱有六個層次,包括力忍、忘忍、反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修「忍辱」的六個層次

佛教愛情觀

佛也有「愛」:佛教的愛情觀

有些人不懂佛法,一聽說佛法要斷絕情愛,於是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佛也有「愛」:佛教的愛情觀

佛典故事

佛典故事:掃除塵垢得解脫

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,槃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佛典故事:掃除塵垢得解脫

精進破懈怠

保持精進能生無量善法

當我們能夠修忍辱,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後,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保持精進能生無量善法

佛說業報差別經

十種善因讓你容貌端莊

復有十業。能令眾生得端正報。一者不嗔。二者 … 閱讀全文 關於 十種善因讓你容貌端莊

友站連結

© 2019 輕鬆學佛法 。 陳建嘉。護持維護

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?」

本站希望透過各種文宣和通路,將佛法傳播得更廣

希望人人因佛法而受益,大家一起來學佛

各地正法共修道場法務佈達,本站義務幫忙宣導

連繫信箱he78428@yahoo.com.tw